牛顿用棱镜https://abs.twimg.com/emoji/v2/... draggable="false" alt="🌈" title="Regenbogen" aria-label="Emoji: Regenbogen">验证了光色混合的原理,破解了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颜色之谜。可惜他只摸到了第一把钥匙。他后半生一直困扰于,按照自己的理论,何以用颜料怎样都混不出白色。无数失败的实验一直做到去世。

因为他没有意识到光色混合和减色混合的区别。一直在相反的方向上在寻找答案。

第二把钥匙在他死后
的几年后被一名德国版画家 Le Blon 拿到。他第一次确定了减色混合的三原色是红蓝黄,此三色可以混合出黑色以及所有颜色,以此成功实验了最低成本的套色印刷。且首次提出了加色混合 impalpable color 和减色混合 material color 的区别。

别说后者,仅将原色缩减为三种就已是革命性的里程碑。
上述两个颜色理论里最重要的发现都发生于1700s~1730s年间。往前退三四百年,首次提出的原色是Aristotelian:五种,红橙紫绿蓝。

然后最接近的是达芬奇:白黄绿蓝紫黑。可惜他黑白也算在原色里,否则他就能发现色轮(将原色按环形排列)

绿色不再被认为是原色,依赖于色料工艺的进步,因为它很难混得
直到今天,艺术家们也需要下功夫学习如何混出自己想要的绿色。这里有一个关键性知识点。

画家们通常用六原色来混色(三原色分别有冷暖版本)相对靠近的原色混出来intense间色,相对远离的原色混出来 muted 间色。这里绿色的两个版本差距最大。只有冷黄+G蓝能混出鲜亮的绿色,暖黄+R蓝只能混出韭菜花
甚至比韭菜花还难看的酱泥色。而纯的蓝色是贵而难得的。如果用群青普蓝是基本不可能混出正绿的。即使是钴蓝天蓝这种偏冷的蓝,颜料不好(透明度不高,色料不纯)也混不出来。

颜料不发达的年代,人们会认为绿色属于原色(无法通过混合得到)是很正常的。
水彩混绿色尤其难。我做了一些混色试验,DS 家的群青PB29和钴蓝PB28,与冷黄PY150,都只能混出很灰很灰的绿。这是世界上最好的水彩厂商的最常用蓝色。
我还有一个韩国牌子的水彩,以过度妖艳的合成色料著称。用它家的 Cerulean Blue PB15:3,是我唯一成功能混出了鲜亮的绿色。
人类认识颜色的两大工具,一个是色轮,解决了Hue的所有谜团。

另一个是 HSL(Munsell color system)一直到1930s 才被发明。简直是天才。

往水彩颜料里加水,降低的到底是饱和度还是明度这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我看了这张图才明白 https://abs.twimg.com/emoji/v2/... draggable="false" alt="🤣" title="Lachend auf dem Boden rollen" aria-label="Emoji: Lachend auf dem Boden rollen">
人类为了理解并表达颜色发明了多种坐标系或色彩空间的模型。但颜色其实是个主观的东西,由人类的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人眼的色彩感受器是三种,对三个区段波长敏感,可能是这决定了原色是三种。人眼能接受的波长范畴和大气光学的诸多因素决定了我们能看见的总颜色数量。 https://twitter.com/recatm/status/1312890597028626432?s=19">https://twitter.com/recatm/st...
You can follow @recatm.
Tip: mention @twtextapp on a Twitter thread with the keyword “unroll” to get a link to it.

Latest Threads Unrolled: